解惑

解己之惑,解人之惑

分类:杂感 (第7页共8页)

随感随写

外语和专业

很多人可能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在有限的精力中,到底是应该在外语上多花点时间还是在专业上多花点时间,当然这个没有惟一的答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的专业已经比较不错了,那么多花点时间在外语上吧;如果你外语好,你还是应该在专业上深入一下。对于一个福利待遇各方面都相对比较好的外企而言,外语和专业都是他们所看重的,但是在没有非常合适的人选的时候,可能外语更加看重一些吧,如果交流都成问题,那么工作是不会很顺利的展开的,而专业的提高相对要简单得多吧。

开站寄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终于决定还是先使用现成的软件把这个站搭起来,选来选去选定了WordPress。 我这个人记性不太好,很多东西看过或者用过的慢慢的都忘了,如果不记下来,可能以后会越来越退步的。 最近两年,技术的创新好像已经有些缓慢了,很多都是新瓶装旧酒,所以总结归纳以往的技术,并且巩固一些自己还不是很熟悉的领域势在必行。 另外这半年来一直在修养,现在也是该重新回归正常生活的时候了。

关于

这个域名本来是打算用来搭建一个综合性的技术站点的,但是后来没有做,就先用来做自己的Blog了,不过这个域名用来做个人站点未免有点托大,不管了。

现在年龄越来越大,感觉记性越来越差,熟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为了以后可以再方便回顾下,还是写下来,这样捡起来应该更快一点。

另外就是感觉要把自己研究过的东西都写下来,只有能够说得让别人能够懂,才能说明自己真正的把一个问题搞清楚了。

这几年研究的东西很多,但是现在常用的比较少,但是有时候又会回头要用,但是。。。。。。忘记了,重新开始研究。

总而言之,开这个站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备忘!希望在解答自己的疑惑的同时也可以帮到其他人,毕竟,文字的东西多一些总归没有坏处。

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

今天看读者,里面的两篇文章很有意思,一个是中国人攀向黎写的《好的东西,都是不变的》,主要是说上海的变化太快,主要是质量慢慢的变差,其中一句话比较有意思:何况那些以外地打工者为主的服务生,流动得比黄埔江还快。你不要指望能和哪家的侍者混熟,找到老顾客的好感觉。不过这个不是我今天的主题,文章的另外一个感慨就是日本人的热情,说每次问路别人都会很热情云云,总之就是日本人很为他人着想。不过同一期的另外一篇日本人写的文章《窥看欧洲》,其中说到巴黎的弹簧门,说巴黎人和欧洲人在进门后都要看看后面是否有人,有人的话要一直扶着门等那个人接手,而日本人就不是那样,进门后就松手;后面还有一个法国人对日本人的评论:日本人是很会替人着想没错,但是为什么对于不认识的人就会变得自私自利呢?
呵呵,有点矛盾不是吗?日本人好像还是很媚外的,而且有些中国人也是。

新手入门

最开始办这个网站的初衷是交流技术,能够力所能及的帮助新人,但是到后来明显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了,主要是新人太多,问题单一重复,不会找答案,只会等别人
回答。对于入门而言,应该说会有很多人写些东西进行介绍,一般都会有个快速指南,按照步骤走就行,但是很多新人不熟悉命令行,对于开发java相关应用而
言,这个可能是致命性的缺陷。一旦遇到问题手忙脚乱,不会看报出的信息,其实很多问题,系统给出的信息非常的具体完整,另外一个问题可能是英语不熟悉,因
为很多第三方组件都是国外的东西,出错信息基本上是英文的。

真心的希望新手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冷静,有时间的时候多上各种技术网站看看别人写的文章,要一步一步的慢慢提高,不要等着别人帮你解决问题,求人不如求己,最后就是学会试用搜索引擎,英语要过得去,有时间装个linux,熟悉一下命令行。

无奈之下只能对网络爬虫说不

现在有些网络爬虫未免太过欺负人了,这几天网站一直不断重启,刚开始我们没有找到确切的原因,后来上网看了一下并查看自己的访问日志才锁定是网络爬虫所
致。我们并不反对网络爬虫特别是搜索引擎性质的爬虫,但是如果作为正规的网络爬虫不能遵守网络爬虫规范,那么我们只能对它说不了。目前我们的两个主要站点
都增加了过滤器,对于登陆的会员查看没有影响,但是对于网络爬虫就只能进行限制了。

这次特别要点名批评搜狐的搜索引擎搜狗,这几天的罪魁祸首就是它,害得我几天没有写blog了。

美国的IT产业的兴盛

今天公司组织了一个培训,培训方式是通过web和电话会议,你可能会对这种培训形式很奇怪,我也一样。
通过web,我们可以看到类VNC或者终端服务这样的效果,讲课的人在那边操作,可以播放PPT,旁边是一个文字聊天栏,或者一个小的聊天栏加一个那边的电脑屏幕的实时截屏(效果不是很理想,比较慢),而这个功能是
集成在一个applet里面的,但是看上去的效果和单纯的web是一样的,要不是浏览器状态栏的applet
window的信息提示,你不太可能想到这是个applet;而语音是通过电话会议解决的。

今天给我的感触到不是完全因为他们做的那个在线培训的东西,而是回想这段时间以来的一些事情,由于系统架构和开发方式的变化,我们现在引进了很多东西,和
我关系比较紧密的一个就是引入crystal
report,另外一个就是引入agile的开发方式,并购买了rally的服务,这些都是会加大成本的。在刚开始使用crystal
report的时候,有些内容通过看用户指南并不直观,结果经过几天后,架构师告诉我他买了一个tutorial,让我从公司的FTP上下载,一看,竟然
有1.2G,不出所料,是视频的资料,也不知道多少钱;然后是rally的服务,按人头按月收费,我们有三十多个人,又是一笔开支;买了rally的服
务,但是我们不是很会用,然后就是今天的在线培训,明天还有;还有crystal
report的,由于我们不是很懂,那边说要找个人咨询一下,又是一笔钱。

说了这么多,最后的感觉就是美国人在IT上舍得花钱,只要是自己没有的或者不懂的,但是觉得需要的,那么肯定舍得花钱买服务、请人培训、买资料或者请人咨
询一下。而国内,更多的恐怕还是寻求免费的服务和资料。这个和国家的情况是吻合的,但是趋势还是像美国的情况一样,专业细化,形成共赢。

Google也不是万能的

今天看了一下JR在google的page rank,就拿JR的首页来说,可以用很多个URL访问到,但是对于同一个页面他给出的page rank值是不同的,也许我太苛刻了?
下面是不同的URL的page rank的值:

  • http://www.javaresearch.org/:5
  • http://www.javaresearch.org/index.jsp:4
  • http://javaresearch.org/:3
  • http://javaresearch.org/index.jsp:2

不谈政治

一直一来JR都在倡导不谈政治,但是这并不表明我们做开发的就不应该关心政治。
近期时间比较充裕,在徜徉于网络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些议论国内政治的内容,其中对于国内政治评议最多的恐怕就是民主问题,我没有出过国,不知道国外的民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对国内的民主也不是很满意,但是我不会去激烈的批评国内的民主,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民主的前提是人民富裕,具备民主意识,有能力去关心政治,以中国目前的情况看是不可能实行完全的西式民主的。 目前中国全力抓经济应该是没有错的,因为有人会去关心政治和民主以及国防之类的。虽然国内的贫富差距在拉大,但是这个也是必然现象,哪个国家都有贫富差距,正是因为有这个差距才促使大家努力过上物质丰富的生活,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过精神丰富物质一般的生活。

不要轻易激动

今天在做关于代码覆盖工具的调研的过程中看了一些英文和中文的资料,也看到了另外的一些内容,例如使用JUnitDoclet加快测试开发
马上就心动,下载了一个,然后又查看了一下相关的内容,结果发现不光是JUnitDoclet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更新了,其它的也没有更新的类似工具了,冷
静下来想想,现在使用JUnit做测试一般都是采用的测试驱动或者测试先行,那个时候还没有目标类,怎么自动生成测试骨架呢?这个可能是单元测试代码生成
工具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吧。
不要轻易激动,很多想法在第一时间可能会很诱人,但是冷静下来后就会发现其实有很多的不足,你需要充分的考虑前后条件,如果是你想做什么东西的话,先估计一下需要多长的时间做出来,你对相关的技术是否熟悉。

更早的文章 更新的文章

© 2025 解惑

本主题由Anders Noren提供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