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

解己之惑,解人之惑

日:2007年1月4日

转帖一篇荒唐至极的文章

荒唐至极的原文

买房与买车后果截然不同 区分投资与消费行为

来源:上海金融报

储蓄30%工资是硬指标

    有关专家做了这样一个统计,根据100位25岁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跟踪他们20年后的生活,统计结果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80人生活紧张,只有20人经济 独立,其中,只有5人富裕。反差如此之大,那么,富裕的5人做对了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他们只是老老实实地执行了如下的理财概念而已。

区分“投资”行为与“消费”行为

例子1:10年前,甲和乙是大学本科的同学,在社会工作5年后,不约而同地积蓄了30万元人民币。5年前,他们都花掉这30万元人民币。

甲去郊区购买了一套房,30万人民币。

乙去买了一辆好车,奥迪,30万人民币。

5年后的今天。

甲的房子,市值60万人民币。

乙的二手车,市值只有5万人民币。 

    同样的财富,最终却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他们的收入都一样,同样学历、同样社会经验,为何他们的财富不一样? 

    甲花钱买房是“投资”行为,钱其实没有花出去,只是转到了房子上面,以后都归自己的。 

    乙花钱买车是“消费”行为,汽车是消费品,二手车过10年后,一毛不值。跟房子不一样,房子10年后,说不定已翻两番。 

阅读全文

应该相信谁?

本来是打算买房的,主要是那个房子地段好,价格也低,可惜被别人买走了。然后这今天又关注了下房地产走势的消息,哎,不知道该相信谁!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不要相信利益相关机构的话,今天就上上海公积金网看了几篇文章,无一不是力挺房市的,什么“中国房价2007年将进入调整期,2008年或2009年将进入谷底”,“这些效果将在2007年下半年逐渐显露”,"政策对住宅供应结构的影响效果,在2007年暂时无法体现,长远影响会在以后逐年释放",“专家观点:买得起房子的人不宜再观望”,“从投资者角度看,2007年要选择适当的资产组合,短线投资买股票,中长期投资还是投入房地产更好”。
这些消息其实都是在挺上海的房市的,但是我真的很担心,如果我在现在这个时候买了,过不了两个月我就变成那个“搏傻”中的“傻子”了。如果让我现在买一个很远的地方的房子,上班要一个多小时,我肯定是不会的,而且这些地方的房子也并不便宜,在康桥这种地方,我去看的一个今年年底才能交房的房子,一个平方还要6500。

这段时间还是会看看花木的小户型,如果遇到比较好的小两室一厅,可能还是会出手,前提是价格够低。对房市还是不持乐观态度。

便民还是扰民?

最近几个月经常收到号码为1528发送的短消息,内容很多,有时候是什么税务方面的,也有停电通知,质量监察,不一而足,但是最后都无一例外的是“请访问“中国上海”门户网站(www.shanghai.gov.cn)”。
打电话给10086,得到的解释是它这个消息是免费的,都是善意的提醒信息,如果实在想取消,可以发送00000给1528,发送的结果是收到1862的消息:中国移动提醒您:您未订制东方网上海公司提供的移动梦网公司提供的移动梦网短信业务,客服021-52921153。(本条消息免费)
再次给10086打电话,说我确实没有订制那个服务,也不收费,只能帮我反映这个问题。
彻底无语
其实那些消息倒也不是什么很讨厌的消息,但是有时候一天发送个四五条是常事,以为是什么重要的消息,每次都可能中断自己在做的事情。

在这里也鄙视一下中国移动,他们的客服说处理不了,但是这种事情,他们作为平台提供者,怎么可能处理不了!

© 2025 解惑

本主题由Anders Noren提供向上 ↑